图片信息
夏日炎炎,泳池里溅起欢快的水花,岸边传来清脆的指令声。日前,在辽宁阜新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内,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安全课堂”:家长与孩子手拉手学习漂浮技巧,模拟溺水场景演练救援配合。这是阜新市教育局与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联合打造的“预防溺水,快乐成长”亲子防溺水公益培训现场。截至目前,这项创新举措已成功举办六期,为近400名青少年及家长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
把“安全礼包”送到家门口
“以前孩子吵着去河边玩,我整夜睡不着觉。现在跟着孩子一起上课,总算心里有底了!”刚刚结束水中实操的陈女士抹着脸上的水珠,难掩激动。
这场让家长纷纷点赞的培训,坚持“零门槛、全免费”原则,面向阜新全市7岁以上青少年家庭,依托专业场馆与教练团队,把最实用的水上安全知识变成触手可及的“民生礼包”。
项目负责人介绍,为让更多家庭受益,团队在筹备阶段就定下公益为本的核心原则。从场地选择到师资调配,全程精打细算——阜新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免费开放场地,多名资深教练参与教学。“我们就是要去掉所有附加条件,让每个想学习安全技能的家庭都能轻松参与。”
三维课堂练就“救命本领”
“看岸边的警示牌。这种水流湍急的区域,哪怕水浅也绝对不能靠近!”作为讲师之一,拥有多年青少年游泳教学和救生经验的王鹏雨教练指着模拟河道场景,向大家强调着风险识别的重要性。不同于传统说教式安全教育,该项目创新构建“理论讲解+实景识别+水中实操”三维体系,让安全技能真正入脑入心。
在理论课堂,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如何辨别危险水域、如何判断水流方向;实景模拟环节,大家蹲在“河边”仔细观察暗藏的漩涡标志、湿滑青苔,讨论避险方案;水中实操更是干货满满——孩子们在教练指导下练习“水母漂”保存体力,家长则学习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用衣物制作简易漂浮物展开救援。“不是教孩子‘别玩水’,而是教他们‘会玩水、懂避险’。”王鹏雨的话道出课程真谛,“当孩子发现自己抽筋时要大声呼救、放松身体,家长要懂得如何科学监护。这才是最有效的防护。”
王鹏雨告诉记者,防溺水重在预防和技能。课程设计不仅让孩子知道“不能做什么”,更要教会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做什么”。亲子共同参与非常关键,家长是保障孩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家长具备了风险意识和基本监护救援知识,才能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身和孩子的安全。“家长和孩子一起在水中练习技能、学习配合,共同提升安全能力,这正是项目的核心价值所在。”
160个家庭实现“安全蜕变”
“爸爸,你刚才看手机了。水边不能分心!”9岁的李响拽着爸爸的衣角,认真地给爸爸“纠错”。这个曾经在泳池里吓得不敢睁眼的小男孩,如今不仅能自信地完成漂浮动作,还成了家里的“安全监督员”。像李响家这样的蜕变,正在160余个参与家庭中悄然发生。
家长们不再把“别去水边”挂在嘴边,而是学会带孩子提前勘察环境、约定紧急信号;孩子们不再对水域充满盲目好奇或恐惧,而是掌握了“远离野泳、科学自救”的准则。一位妈妈在反馈中写道:“培训后带孩子去海边,他会主动提醒我‘这里浪大,我们去浅水区’。这种自觉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六期扎实的培训,不仅是防溺水技能的传递,更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的深耕。160余个家庭深度参与,显著提升了家长的安全监护主体责任意识和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孩子们在水中展现出更多的从容自信,家长们则增添了一份安心保障。这份特殊的安全礼物,为孩子们即将到来的暑期水上活动系上了坚实的“安全带”。
据了解,阜新市教育局、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深化这一公益项目,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守护青少年水上安全的常态化、专业化平台,并计划拓展课程内容,加入冬季冰面安全知识,同时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家庭受益。“生命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阜新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常态化的‘安全成长营’,让每个家庭都能收获‘护身符’,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平安的守护下,尽情享受夏日的快乐。”